
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于2017年11月16日隆重揭幕,本屆高交會以“聚焦創新驅動,提升供給質量”為主題,突出轉型升級,促進產業融合發展,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,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展商在此一展風采。在高交會南山展區內,一款意念機引起眾人的注意,這是一款專用于娛樂領域的輕型腦電交互智能頭戴設備,可以實時采集使用者的腦電波信息,實現意念控制玩具無人機的起飛上升降落。
好吧,其實用意念去控制無人機的事已經早出現了,下面我們去看一下:
一、來自《每日郵報》的消息稱,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開展了首屆“腦控”無人機大賽,參賽者各自佩戴一條寫入可讀取使用者腦電波程序的EEG電子發帶,通過意念控制無人機。 在一條特制的 10 碼(9.14 米)長的賽道上,參賽者通過EEG電子發帶操縱無人機的飛行動作。在想著“要把某事物往前移動”的時候,設備會記錄下這段神經元活動產生的腦電波,再由參賽者把它設置為“前進”指令。當設備再讀取到相似的腦電波,無人機就會收到“前進”指令往前飛了。就像我們用鍵盤進行游戲一樣,只不過用腦電波取代了鍵盤罷了

俄羅斯科學家打造了一款可以用意念控制的無人機,只用佩戴好配套的頭盔就能通過意念來控制無人機的飛行,旋轉、飛行、升空、降落都能夠做到。并且,這個頭盔還能允許使用者同時進行多項任務操作,比如你不用專心的只是把大腦用來控制無人機,還能做點別的事情。
不過目前這款無人機還處于一個測試階段,科學家還將通過這個頭盔來拓展一些其它的用途,比如軍事、醫療等。另外,還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款無人機將進入消費市場,但是一旦進入,現在的無人機都將不堪一擊。
三、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一個體育館,16 名參賽者在 10 碼(9.14 米)的特制賽道上就位,等待裁判發號施令。與之前愛范兒報道過的一般競技型無人機不同,這次的比賽不再拼“手速”,而是拼”腦子“——考驗參賽者的腦部操控能力。
參賽者戴上腦電波頭戴設備,通過腦電波信號操縱無人機起飛、降落、加速、閃避等動作。受信號范圍限制,無人機的飛行距離并不盡如人意,靈敏度也有待提高,但腦控接口技術(BCI)與無人機的結合效果仍然十分引人注目。
與其說是一場比賽,現場更像是一個技術交流大會。參賽者在比賽之前的設備調試工作,掀開了這項技術“幕布”的一角。
戴上腦電波頭戴設備之后,參賽者要進行信號校準,在想著“要把某事物往前移動”的時候,設備會記錄下這段神經元活動產生的腦電波,再由參賽者把它設置為“前進”指令。當設備再讀取到相似的腦電波,無人機就會收到“前進”指令往前飛了。幾乎和我們玩游戲時進行鍵盤設置一模一樣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